‌丹麦与中国税收优惠政策对比,跨国企业如何优化税务结构‌

2025-04-18 02:57:14 亿家财税

摘要在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,跨国企业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差异,以优化税务结构并降低合规风险。丹麦和中国作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,其税收优惠政策各具特色,企业需结合...

‌丹麦与中国税收优惠政策对比,跨国企业如何优化税务结构‌

在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,跨国企业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差异,以优化税务结构并降低合规风险。丹麦和中国作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,其税收优惠政策各具特色,企业需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进行合理规划。

一、税收优惠政策对比

1. 企业所得税

丹麦:标准税率为22%(2023年),对符合条件的研究开发(R&D)支出提供130%的税前扣除优惠。

中国:一般企业税率为25%,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15%的优惠税率,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0万元的部分按5%-25%阶梯征收。

2. 增值税(VAT)

丹麦:标准税率25%,但对出口商品和服务实行零税率,且允许进项税抵扣。

中国:标准税率13%(制造业),出口退税政策覆盖多数商品,部分行业(如软件服务)可享受即征即退优惠。

3. 税收协定优惠

中丹两国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,股息、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的预提税率均降至10%,部分情形可进一步降低。

二、跨国企业税务优化策略

1. 合理利用税收协定

通过在中丹两国间分配利润、支付特许权使用费或利息时,优先适用协定优惠税率,减少预提税负担。

2. 优化控股架构

在丹麦设立区域总部,利用其宽松的外汇管制和欧盟母子公司指令(股息免税);

在中国选择高新技术企业资质,叠加自贸区税收优惠(如海南企业所得税15%封顶)。

3. 转移定价合规管理

确保关联交易定价符合OECD准则和两国监管要求,通过成本分摊协议(CSA)平衡研发费用分摊,避免被认定为利润转移。

4. 利用区域性补贴

丹麦对绿色技术企业提供额外税收抵免,中国对粤港澳大湾区等特定区域的外资企业给予所得税减免,企业可结合产业布局申请支持。

三、风险提示

需警惕两国反避税监管(如中国“金税四期”和丹麦CFC规则),建议通过预约定价安排(APA)提前锁定税务处理方式,并定期进行税务健康检查。

结语

跨国企业应动态跟踪政策变化,通过合法合规的税务筹划,在降低整体税负的同时,确保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。专业税务顾问的介入和数字化税务管理工具的运用,将成为优化跨境税务结构的关键助力。

  • 版权声明: 本文源自亿家财税 编辑,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16-2023 亿家财税  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863号


返回顶部小火箭